出品:新浪财经创投Plus
编辑整理:shu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 ,2025年7月新增登记的私募股权 、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共16家,较6月激增77.8%,达到2024年7月的四倍;月内已注销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共32家 ,其中近八成为主动注销;新增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分别为130只 、245只,合计同比增长7.1%,环比下降3.4% 。
募资端逐渐回暖 ,带动投资端升温。基于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7月国内一级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552起融资事件,同比、环比分别增长5.1%、11.7%;披露总融资额约717.56亿元,较2024年7月提高142.0% ,与2025年6月相比涨幅超100%;平均单笔融资额接近1.3亿元,创下近7个月内最高点。
值得关注的是,7月30日 ,国家电网旗下的抽水蓄能储能电源公司「国网新源」完成了一轮高达365亿元的增资扩股,投资方包括中国石油 、中国人保、皖能集团、农银投资、交银投资 、中银资产、中信金融资产、海港人寿 、皖能资本、川投资本等机构 。该笔交易不仅刷新了国资产权交易现金融资规模,更是2025年迄今国内最大的一笔私募股权融资 ,融资金额约占披露融资总额50.9%。
从融资阶段分布来看,早期阶段的种子轮、天使轮 、Pre-A轮和A轮融资事件共有363起,约占融资事件数65.8% ,略高于2025年6月的64.6%、2024年5月的64.8%。其中,A轮融资事件数稳居榜首,约占比32.8% ,环比微降1.4%,同比增长3.5% 。
就披露的融资金额而言,战略融资轮以484.93亿元居于榜首,约为第二名A轮的7.8倍。受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大额融资影响 ,C轮和Pre-A轮的融资总额紧随其后,分别录得41.31亿元、33.00亿元。此外,算力基础设施和服务供应商「云天畅想」完成由梁溪数字母基金领投的上亿美元融资 ,推动D轮融资额同比 、环比激增87.2%、209.9%。
结合往期数据分析,本月融资频率最高的A轮,融资事件数较2024年7月显著增长17.5% ,披露融资额却不升反降22.1%,平均融资额由5177.30万元降至3432.86万元,同比降幅约33.7% 。不过与2025年6月相比 ,两项指标均呈增长趋势,融资事件数、披露融资额环比分别提高7.1% 、42.5%,双双录得自2025年2月以来最高点。
从融资行业分布来看 ,先进制造依旧凭借108起融资事件领跑,获投企业中约52.8%为集成电路公司,而2025年6月和2024年7月同指标分别为48.2%、49.0%。集成电路领域披露融资额占先进制造披露融资总额的比例约49.1%,同比、环比分别下降9.2%、34.3% 。
除了先进制造和人工智能 ,生产制造 、新材料、智能硬件三大赛道融资事件数、披露融资额皆同比实现双增。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行业事件数连续第12个月跻身前三,本月共有95个相关企业获得融资,披露融资额合计99.75亿元。商业模式更成熟的智能机器 人细分领域公司融资事件数和金额占比分别为48.4% 、33.4% ,AIGC公司紧随其后,两项关键指标占比21.1%、31.0% 。
结合往期数据分析,除了2024年9月和11月两个震荡波动区间 ,先进制造行业进入2025年后融资表现整体相对稳定。本月融资事件数同比提升3.8%,环比下降4.4%;披露融资额约为2024年7月的1.12倍,与6月相比降超10个百分点。综合作用下 ,单笔平均融资额约为3763.88万元 。
从融资地域分布来看,江苏期内合计完成111起融资事件,依旧保持领先地位。注册在北京的「国网新源」获投365亿元 ,促进区域总融资额高达408.44亿元。而位于四川的半导体材料公司「永祥股份」由于得到工银投资、交银投资 、建信投资等机构合计49.16亿元的资金支持,令地区融资金额同比、环比分别激增218.4%、19892.6% 。
结合往期数据分析,江苏的融资事件数虽然同比增长18.1%,但环比减少2.6%;融资额较2024年7月 、2025年6月分别大幅提升91.4%、84.8% ,单笔融资额环比近乎翻番至4720.01万元。细究其获投项目所处行业,江苏省的先进制造、医疗健康公司在一级市场备受青睐,合计45家公司获得了细分市场近30%的资金;新能源和生产制造赛道融资额中 ,约37.1% 、58.3%投向在江苏的公司。
活跃机构
本月投资最活跃的机构包括奇绩创坛、毅达资本、锡创投、深创投和合肥产投集团等。投资事件数在5起以上的机构中,国资背景机构约占80.0% 。
其中,合肥产投集团成立于2015年 ,由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有限公司和合肥市工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并组建而成。作为合肥市国资委所属三大平台公司之一,其旗下拥有全资企业20家,控股企业5家 ,参股企业20余家,主要负责科技创新孵化与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截至2024年底,集团资产总额突破1200亿元 ,成功投资案例包括京东方 、蔚来汽车、讯飞医疗等 。
本月募资最活跃的机构包括中科创星、长石资本 、长江产业集团等。
中科创星在长三角设立的首只硬科技创投基金——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完成首轮关账,已募规模为26.17亿元。该基金存续期8年,70%将投资于早期硬科技项目,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领域 ,机构投资方矩阵中不乏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基金、浦东创投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上海科创基金、宁波开投 、台州科创、西科控股等国资背景LP身影 。
同样完成首轮关账的还有长江产业集团CVC基金长江专汽(随州)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开信息显示,该基金由长江产投基金联合随州市金融控股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目标规模50亿元 ,首期规模5亿元,聚焦专用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 、新材料和高端制造等主导产业发展领域,将通过直接投资优质企业和设立产业链子基金、专项子基金、区域性子基金、市场化子基金等方式开展投资布局。
硬科技领域Founders」 Fund长石资本近期完成7.82亿元三轮关账募集 ,其硬科技三期基金LP构成除了地方政府 、金融机构、市场化母基金和大学捐赠基金,还有卓胜微、迈为股份 、实朴检测、蓝海华腾等硬科技上市公司创始人及高管 。该基金将围绕人工智能展开投资,具体聚焦以数智中心为底座的AI基础设施 ,涵盖高性能计算芯片、分布式计算框架等方面。
大额融资
本月超10亿元人民币的大额融资事件共7起,融资总金额合计487.07亿元,占披露融资总额比例约为67.9%。
“AI大模型六小龙 ”之一的「MiniMax」宣布完成3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重要投资方包括上海国资母基金 。公司本轮投后估值超过4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300亿元。据公开报道显示,MiniMax正在计划在港股或A股上市。然而,公司近期管理层变动频繁 ,继2月商业化合伙人魏伟离职后,7月战略投资负责人魏瀚曈也离职出任双币基金合伙人。
另一家大模型“独角兽”「智谱AI」也获得了浦东创投集团和张江集团联合的10亿元战略投资 。2025年3月至7月,公司已连续完成5轮融资 ,融资总金额合计超30亿元,估值同样进入300亿元人民币区间,预计将在港股或A股IPO。智谱发布并开源的新一代通用视觉语言模型GLM-4.1V-Thinking ,以推理能力为核心突破,刷新10B级别多模态模型性能上限。
新兴赛道
马铃薯种植健康监护系统服务商「简耘科技」近日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专注农业投资的坤辰资本领投 ,所融资金将用于业务运营拓展 、种植生产系统迭代及新作物模型研发等方面 。
简耘科技成立于2019年,致力于打造加工型马铃薯及其它加工型农产品产业领先的数字化、标准化智慧管理体系及服务平台。公司采集的田块级气象、土壤 、水肥、作物的长势、营养等微观数据达数亿条,累计服务土地规模已超过600万亩次 ,能有效帮助种植者围绕吨成本及品质强化核心竞争力,百事 、蓝威斯顿、凯达等多家马铃薯加工头部企业已是其数字化服务长期付费客户。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杨舒